培養規模巨大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,讓教育鏈、人才鏈與產業鏈、創新鏈有機銜接。
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,對促進就業創業、助力經濟社會發展、增進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義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,職業教育前途廣闊、大有可為!
新時代以來,我國職業教育在守正創新中實現了新的歷史跨越,實現了由原來參照普通教育辦學向相對獨立的教育類型轉變,進入了提質培優、增值賦能的新階段。目前,全國職業學校共開設1300余個專業和12萬余個專業點,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領域。調查數據表明,在現代制造業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,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%以上來自職業院校畢業生。
奮進新征程,要牢牢把握職業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歷史機遇,著力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。
以產業需求為導向。進入新發展階段,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推進,實體經濟發展根基不斷筑牢,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。從需求總量上看,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大;從需求結構上看,對支撐制造強國的緊缺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。這要求職業教育專業設置適應產業結構轉型升級,擴大現代制造業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相關人才培養規模,切實做到“學科跟著產業走、專業圍著需求轉”。
為創新體系賦能。一個國家的創新體系要充滿活力,既要頂尖的科學家,也要有一流的工程師和技能型人才,既要有引領性、革命性、突破性的理論成果,也要有可轉化、能落地、會推廣的工程實踐。這就需要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有機銜接、高效協同,F實中,一些職業院校教學和科研“兩張皮”情況有待破解,還需培養更多善于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各類產品的“大國工匠”。職業教育應加快融入和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、加快市場推廣、改進產品工藝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。
拓寬職業教育成才道路。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,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、傳承技術技能、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。不斷深化改革創新,加快結構轉型,讓職業教育縱向貫通、橫向融通,才能推動職業教育在高質量發展中由大變強。同時,人才培養有其自身規律,職業教育必須遵循技能提升的客觀規律,重點推動技術技能傳承創新,為學生開辟廣闊發展空間。
職業教育是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環節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職業教育體現為“學習—實踐—再學習—再實踐”的反復教育,包括但不限于學校教育,還有企業培訓、繼續教育、技能培訓等多種方式,F代職業教育,關注的是人才持續發展的“成長路線圖”,旨在促進技能人才不斷學習,在技能提升中更好實現人生價值。這就要求職業教育在強化職前教育的同時,承擔起職后教育的責任,促進職前職后教育一體化發展,推動各類人才從“一技在手”轉變為“學技終身”。
職業教育是培養技術技能人才、促進就業創業創新、推動中國制造和服務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。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,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,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,職業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。培養規模巨大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,讓教育鏈、人才鏈與產業鏈、創新鏈有機銜接,就能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、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。
廣州新華互聯網科技學校作為新華互聯網科技旗下的職業技能學校,新華互聯網科技品牌創辦至今已經30多年,一直致力于互聯網教育,堅持以社會人才需求為導向,定期進行專業升級,開設大數據軟件開發高級工程師、VR影視動漫、電子競技、UI設計與新媒體、全媒體電商運營、智能家居應用等眾多熱門專業,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興趣!
而且廣州新華與行業接軌,通過整合優質企業資源,從師資配備、課程設置、實訓基地等維度,全方位開展合作共建,以產教聯合、共創共建的方式,訂單式、項目化教學,讓學生所學專業更具市場競爭力!
選擇一個好學校,成就一個好未來,來新華,走不一樣的賽道,實現同樣精彩的人生夢想!